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马王庙村村史祖谱汇编
捐资编者:十五世李耀岑字金生号鑫生
捐资编者简介

十五世 李耀岑字金生 号鑫生:1931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生于马王庙村家中。高中毕业,经济师,1948年3月在中华民国内乡县政府电台学报务员。同年五月四日(农历3月25)内乡解放回家。农历8月15日去西峡口义和成油漆商行当店员。1949年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历任西峡县西坪区、丁河区、区干队员,西峡县税务局局长、中共西峡县丹水区、桑坪区区委书记。中共邓县腰店公社党委书记、邓县工业、卫生局长。中共内乡县城关镇党委书记、中共内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60岁退休后勤奋经商积资,在内乡县城范蠡大街中心市场建房五十五间,兴办鑫生宾馆,任董事长、经理。
2004年4月4日(清明节)审阅祖谱定稿留影

2004年5月4日祖谱初装成书,同小孙儿若帆共同欣阅留影

【村民纪念留影】

1994年元旦,村民将先祖李炳、李孔智两块墓碑扶起,并兴建碑楼合影留影。

2004年4月26日,村民为庆贺村史、祖谱汇编成书合影留念。
一九九六年元旦,村民参加村史揭碑仪式情形

十六世李 洪(国亮)在揭碑典礼开幕式时讲话留影

十五世李耀岑宣读碑文留影

右十五世李耀岑 左十六世李洪(国亮)父子共同揭碑

李耀岑、李洪(国亮)父子揭碑后走出会场

村民庆贺揭碑游行队伍出发场面

村民庆贺游行队伍全村游行后回到村碑、祖坟前祭典场面

(前排从右向左)十六世李青、十五世石冬梅、李金秀,李秀英留影纪念。

(前排从左向右)十六世李恒(国敏)、十四世李文蔚、来宾张占方、张占甫留影纪念
序 言
李姓的来历:据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所著《新唐书、宗室世系》介绍: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司法长官),其后代历经舜、夏、商三代均任此职,于是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孙理证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遭杀害,其妻陈国人契和氏带子利贞避难逃命深山,依靠树上果实充饥,保住了性命,为了感谢“木子”保住性命,又有利于躲避殷纣王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目前李姓拥有将近一亿人,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姓。魏、晋、南北朝时李姓已是全国大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鼎盛时期,统治近300年,人口急剧发展,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为了显贵之至,定李姓为国姓,并赐部分异姓的有功名将大臣改为李姓,表示奖历尊贵,也导致部分地方官员,绅士异姓也改为李姓,因此李姓迅速扩大发展。目前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李姓宗祖组织经常开展活动纪念祖先。在中国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多位,英才辈出,春秋时思想家、道教创始人李耳(李利贞11世孙,周平王时做过管藏书史官),战国时政治家李克,水利家李冰父子等,真是代不乏人。水有源,木有本,后人怎能不念先人乎!目前世界科技急剧发展,但人类尚没有一人能够常生不老。还没有那个国家的科学家能够把太阳幅射的热量、地球上的冷、热、风、雨完全控制在手活动自如,根据需要适当施放造福人类。古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人都要经历幼年、中年、老年至直下世,所以人类应尊老爱幼,敬仰祖先。忘记了祖先不尊重祖辈,就意味着自己属于禽兽之类脱离人性否定自己。为了继往开来,尊祖敬宗,上承祖德,下启子孙,辈辈继承延续亲族血缘关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因此,十五世李耀岑字金生,号鑫生,动议组织撰写马王庙自然村史、祖谱。但经查,我们的祖先原居赤眉街小南门外白杨树洼村,虽有祖谱已经丢失,老坟园祠堂三间,1958年已毁,祖坟几块墓碑,1968年文化大革命所谓“破四旧”也被推倒均破坏无着。马王庙村自清世祖顺治16年即公元1659年建村,至今345年查无祖谱。
本祖谱主要资料来源以本村现保存下来的七世祖李炳(清处士)、八世祖李孔智两块残缺不全文字不清的墓碑,经请石匠逐字整理复雕后只能辩认部分文字为主要依据,又查阅内乡县档案局明、清历史资料,内乡县历代县志,内乡文史资料,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资料,河南省年鉴,明清国家机关考略,中国历代皇帝传,中国历史年鉴,中国现代革命史,日军侵华史,日军侵占内乡史,辞海,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华民国史,中国通史汇编,史记,朱元璋传略,新知识辞典等,又考察访问南阳英庄村,内乡赤眉街小南门外白杨树洼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资料,然后组织有关历史专家座谈论证,1980年开始构思,借出差之机十年内周游全国(除西藏、新疆外)29个省、市和地区,拍摄各地照片800多张,如黄帝陵、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等,收集大量与祖谱相关的资料。1990年动笔几拟史稿,于1996年清明节马王庙村史定稿刻石立碑。1998年3月3日(农历2月初5)祖谱初定草稿,后又参考其他姓氏祖谱和有关资料,广泛征求家族父老乡亲意见,又充分组织专家论证座谈,几经修改于2004年清明节定稿成文,汇编成书。
姓聂大约在清文宗咸丰元年即公元1851年由聂岗迁此居住,迄今153年,繁衍已五世。
因历史资料欠缺,经历时间又长,本人经验不足,学识浅薄,虽几经修订,慎之又慎,但遗漏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族内外人士不吝赐教,提供资料,以便今后充实修改。
编者2004年4月4日
第一、1996年清明节建立村史碑文
碑头诗词:
华夏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万古传。
战和分合非等闲,合久必分分必合。
历代学权自颂贤,是非曲直后人论。
马王建村叁百年,日月光晖照人间。
马王庙村现有四十七户,一百七十一人,其中大学毕业八人,中专毕业十一人,高中毕业二人。县(团)长二人,局(区)长四人,副局(区)长五人,公务人员四十一人,村现居二十六户,一百人。其中姓李二十户八十二人;姓聂四户十八人。外出外迁从政、经商、务农定居的二十一户七十一人,其中姓李十六户五十六人,姓聂五户十九人。
村名的来历:应追溯到元朝末年,连年战乱、再加上水旱蝗疫灾害,豫、鲁、宛、苏等地人口死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一三八零年,官府实施强制和奖励结合的移民政策,从山西人多地少地区移民到河南、山东等省。虽然官府鼓励移民免费提供种子、耕牛、车辆、房屋、途中费用等,但老百姓仍不愿离家迁徙。
因此,官府发出告示:凡不愿离家外迁者,都到洪洞县光济寺大槐树下集合,另作安排。结果百分之八十的百姓都自觉集中到该树下,祈求仍能留在原籍定居。但是官府采用相反的政策,把所有集中的百姓绳之迁移离家。当时姓李的部分人,经翼城、洛阳等地迁至河南南阳英庄。居住一百一拾一年时,因当地连年遭水、旱灾害,五谷绝收,我们的始祖李岱为了生计,携同张妇人和全家人于明孝宗四年,即公元一四九一年,从英庄迁至内乡县城西南五里许,浅山区,历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
(七世祖李炳碑记:始祖岱和妇人张氏坟扎县城西南隅五里许。)因居住偏僻,匪患较多,定居二十四年,即明武宗十年公元一五一五年时,二世祖李锐同刘、柴二妇人及全家又迁到赤眉白杨树洼。七世祖李炳于清朝清世祖顺治十六年即公元一六五九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去内乡县交皇粮,途经此地,见一对凤凰在空中飞翔,后落入此地。因当时该地桦栎树参天成林,无人居住。民间传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实属吉祥之兆。俟凤凰飞去后,便在此处用石头作以标记,后带领王、袁两妇人及全家从白杨树洼老家带干粮来此就地伐木筑房定居,占领风水宝地,并命名为凤凰村,也称桦栎树村。
据十世祖李超群于清仁宗嘉庆七年即公元一八零二年农历三月吉日。给七世曾祖李炳(行二、清处士)和王、袁二妇人立的碑记:“始祖李岱和张氏坟扎县西南隅五里许。二世祖锐(行二)和柴、刘氏。三世祖(行二)瀛和王、黄氏。四世祖应龙和二位袁氏。五世祖……(荥泽县儒学训导主教)和李、李二氏。高祖(行二)天铸和杨氏及公之原配袁氏,长兄灼和吕氏,三弟(生员)灿和张氏,四弟烛和杨氏,俱葬东北三里许白杨树洼祖坟,迄今十一世”。说明李炳兄弟四人除本人和其王、袁二妇人外,其他兄弟三人灼、灿、烛和其妇人包括六世前俱葬白杨树洼祖坟。十二世李显(行大)、李界(行二)(立此碑人亲老爷),兄弟二人于清宣宗道光七年即公元一八二七年时,因周围各村有不少家庭赶驴、骡、马做运输贩卖生意,为了生意兴隆,牲畜安全,便在村西南约二百米处,当时是东西南北中五条路口,此地又长一棵树围六米、高十五米、覆盖面积约五十平方米、十里之外即可望见的雌性大皂角树,且又居各村中心。便在此建一座高两米五零公分、面积约六平方米的小庙。庙内画牛、马王爷神像,四周百姓逢年过节或牲畜患病,便来庙内烧香许愿,祈祷保佑牲畜安全,生意兴隆。
当时民歌:
“十字五条路,
中间一小庙,
南边一大树,
北边十五户”,
系当时对风水宝地的真实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原始桦栎树日渐减少直至毁灭,凤凰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的神鸟而已,而该庙离本村较近,后人逐渐以马王庙村呼之,故得此村名。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共产党领导打倒地主恶霸,全村贫下中农百姓均分到了应得的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后破除迷信,宣传无神论,于一九五八年马王庙被拆毁。继而大刮五风,所谓超英(国)压美(国),大炼钢铁,数百年的大皂角树,也被伐掉大炼钢铁。当前该村马王庙村名犹存,但实物也不复存在。至于今后如何命村名,由后人因时因人因地而定。但目前仍呼之马王庙村。迄今姓李从山西洪洞县迁至南阳英庄,已经六一六年。始祖李岱从英庄迁至内乡已十七世五0五年。二世祖李锐从内乡城西南隅五里许迁至赤眉白杨树洼,已四八一年。七世祖李炳从赤眉白杨树洼迁到此地,已三三七年。繁衍后嗣十世子孙。姓聂大约在清文宗咸丰元年即公元一八五一年由聂岗迁此居住,迄今已五世。李、聂两姓同村居住已一四五年,均能和睦相处,特别是一九四五年阳历三月二十七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日军一百一十师团及东京机械化师团四万多人由高厦军长和尹东大队长率领,分两路侵占内乡,驻扎县城和周边地区。次日下午进驻赤眉,下午五时许途经马王庙村时,拉走立碑人李耀岑父亲李永春(后偷跑回家),当时村民更加团结抗争日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暂避小朱沟刘家庄、山北等地,少数留村看守护门,同日寇周旋斗争,等到阳历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大家才相互帮助安家落业。
但愿后人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美德。并希望我们村民百姓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群策群力,保卫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大家知道土地系地球固有的。历代人们根据当时的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开发利用土地、建造房屋等,完全是为了当代的繁衍、生活的需要,一代衍嗣一代。此处建村,虽已三三七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除代代口头相传世辈称呼道德规范之外,唯有清嘉庆七年即公元一八0二年农历三月吉日立的两块石碑。特别是七世祖李炳的碑确属我村李姓无价之宝。水有源,木有本,后人怎能不念先人乎!
撰文捐款立碑人:十五世李耀岑字金生号鑫生。历任西峡县税局局长、中共丹水区、桑坪区区委书记。中共邓县腰店公社党委书记、邓州市工业、卫生局长。中共内乡县城镇党委书记、中共内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60岁退出政界弃政后勤奋经商集资,在内乡县城范蠡大街中心市场建房五十五间兴办鑫生宾馆,任董事长、经理。
姓李祖长十四世李文轩、姓聂祖长聂志发同全村父老兄弟共同扶碑。
公元一九九六年清明节立碑
(碑高223公分,宽73公分,厚33公分,刻1900字)
第二、中华民国初年马王庙村自然村略图

第三、系世祖谱
姓李祖谱:一世至十七世祖谱系列表:
始祖李岱妇人张氏,于明孝宗四年即公元1491年从南阳英庄携全家迁内乡县城西南五里许定居,到1510年先后下世坟葬此地。
二世祖李锐(行二)和刘、柴两妇人,于明武宗10年即公元1515年因当地浅山周边地区人少地多,虽连年丰收,但匪患较多,便同全家从其父李岱住址迁赤眉街南白杨树洼。
三世祖李瀛(行二)王、黄两妇人。
四世祖应龙,袁、袁两妇人。
五世祖(年久碑上不显其名)曾任荥泽县儒学训导主教,李、李两妇人。
六世祖天铸(行二)妇人杨氏,原配妇人袁氏。
七世祖兄弟四人长兄灼妇人吕氏,二弟炳(清处士)妇人王氏、袁氏、三弟灿(清朝生员)妇人张氏,四弟烛妇人杨氏,(据李炳碑文记载:除李炳和袁氏、王氏两妇人葬在马王庙祖坟外,其他兄弟三人和妇人及六世以上均葬在白杨树洼祖坟)。
八世祖孔智妇人杨氏、孔惠妇人孙氏。
九世祖、纯、智、才、仲。
十世祖:超字辈即超群,松、相、族、林、玉、类、众、仁、伦、锡、宗。(从李炳碑文查九至十世没有妇人姓氏记载;
一至十一世人物不全但世系清楚—详见说明第九条)
十一世至十七世请见世系表
世 系 | 人 物 |
十 一 世 | 李太、妇人田氏生李显、李界兄弟二人 | 李保妇人张氏生一 男 | 李永(景田)妇人符氏生二男一女 | 李宁妇人汪氏生三男 |
十二世 | 兄李显两妇人王氏、吴氏,生四儿一女 | 弟李界两妇人张氏、许氏,生三男一女 | 李瑞妇人汪氏生三 男(父李保)
| 兄东明媳梁氏,生一男五女,弟东槐始朱香莲、邓金停生四男四女。女凤(父景田) | 兄明居媳赵氏生一勇三女,二弟德运媳杜氏生一女,三第才媳王氏(乏嗣)。 |
十三世 | 兄风鸣媳孙氏生四男一女,妹凤仙 | 二弟风样媳王氏生二男 | 三弟风朝媳孙氏生四男二女 | 四弟风刚媳杜氏生三男二女 | 兄长都妇人张氏生三男妹长翠。 | 二弟长发妇人孙氏生一男二女。 | 三弟长明前妇人赵氏生一女(荷花) 续妻贾二妞生一男(永春). | 兄定才媳马氏生一男二弟定乾未婚,三弟定仁媳王氏,生一男 | 男保定媳庞富花。女黑女、秀梅、秀姣,小者、桂花(父东明)。兄志平,媳许晓勤,二弟国定媳邵英敏三弟阳平(羊三)媳陈春灵,四弟建平媳吕玉阁,女秀柴、冬雪、周月、九桃(父东槐)。 | 男石头媳袁秀英女兰、秋、黑女(父明居).女凤兰(父德运) |
十四世 | 兄文庆媳梁氏,二弟文荣媳张氏。三弟 文玉媳张氏,四弟文亭媳梁氏,女秋花 | 兄文周媳胡氏, 弟文选(奎五) 媳新氏 | 兄和尚未婚,二弟文蔚媳王氏,三弟文轩媳唐氏,四弟青林媳周氏。女春花、二女花层 | 兄春林媳杜氏(乏嗣),二弟 春风未婚,三弟春雨媳王氏,大 女花菊、二女花 佛 | 兄永福媳席氏,二弟天 才媳李氏 (乏嗣)三弟录子未婚 | 男荣富(子成)媳任氏’(生三男二女)大姐秋花二妹雪花(父长发)。 | 男永春小名黄增媳 刘晋,(生一男四 女)。姐荷花(父长明) | 文耀媳杨氏(父定仁长更乏嗣(父定才) | 男留根媳张金桂、女李双(父保定)。兄成军,二弟成玉媳梁素云,三弟成刚(父志平)男成华媳杨芳女成娜(父国定)。男帅,女婉娜(父阳平)男成毫,女成娟,(父建平)。 | 兄全贵媳朱春莲弟金富媳王月云 (父石头母袁秀 英 ) |
十五世 | 男更身媳王小女乏嗣(父文庆)。兄更仁 媳潘氏乏嗣,二弟兰亭媳孙氏三弟更活 媳刘秀香,四弟兰普(更尧)媳吴春秀 (父文荣)。兄更午(未婚)二弟更聚媳 王秀兰、三弟更寅媳马秀琴,大女梅
二女小女(父文玉)。男更臣媳袁玉梅 大女阁娃,小女黑女。(父文亭) | 大女联,二女转 (父文周)。男明 岑(更杨)媳杨 粉兰。大女玉香 二女纪彩(父文 选 ) | 男更志媳谭瑞雪(父文蔚),兄三胜媳沈冬梅。二弟云胜媳邵改焕,大 女金玲,二女金荣,三女金素(父文轩),兄 更典媳杜培菊、二弟更九媳黄金荣(父青林) | 大女巧云,二女巧焕招婿余国庆来李门落户定居 三女巧琴(父春 雨 ) | 男金有(未婚),女金凤,均系永福夫妇生养 | 兄金祥媳张氏,(乏嗣)二弟金 玉媳刘春香、三弟金堂携妻迁新疆石河子居住。大女秀娥、二女秀英(父荣富) | 男耀岑字金生号鑫 生,媳石冬梅,大 女金枝,二女金秀 三女秀兰..四女金 环(父永春母刘 晋)。 | 兄国富媳诸大群, 二弟国忠熄程玉巧 三弟国有媳王彦萍 (父文耀)。 | 李然(父成玉)。李璇(父成军)李颖(父留根)。 | 男晓朋、女李 樊,(父全贵母 朱春莲),李图 李雅。(父全富 母王月云)。 |
十六世 | 男国成原媳张丽敏,现媳刘义秀,女金仙(父兰亭)。兄铁群媳袁红瑞,二弟铁钢媳谭红秋,大女仙荷,二女改灵、三女改云(父更活)男海鹏媳刘雪梅,女李云(父兰普)。男先锋,女仙桃、仙华、仙粉、仙改(父更聚)。男纪红、大女纪东,二女纪方(父更寅)。兄国珍(未婚),二弟建党媳刘彦娜,三弟国锋,媳张小群,女荷贞,女桂贞(父更臣)。 | 兄国政前媳周建聚现媳付峰,二 弟国义媳谢国萍 三弟国勇媳张晓 瑞、女国红(父 明岑母杨粉兰)。 | 兄同柱媳齐香焕,二弟同庆媳马丽,三弟同州女小燕(父更志):兄 李宾,媳刘燕,二弟李 超(父三胜)。男英杰,女英侠,(父云胜).男永亮女李萍(父更典)男永明(父更九) | 儿余乐,大余飞、二女余柯均 系余国庆、巧焕夫妇所生养。 |
| 兄新房媳彩霞二弟新柱,媳陈世 恒,女红霞均系金玉夫妇生养。 | 兄李洪(国亮)媳 郭建里。二弟李恒(国敏),媳刘燕侠,女李青(小女)、三弟李颖(国营),前媳别凤娟现媳黄向娟。(父耀岑,母石冬梅) | 园毫、园园(父国富)。方方(父国忠)。李洋(父国有)。 |
|
|
十七世 | 李一(父国成), 李果(父建党). 李冰(父铁群), 李旭(父国锋) | 男李鑫(父国政 母周建聚)女佩 竺(父国政母付 峰)李森(父国 义)李垚(父国 勇 ) | 李磊(父同柱) 李莫(父同庆) |
|
| 星辉(父新房) | 女若婧(小溪)(父国亮母郭建里)女若楠(楠楠X父国敏母刘燕侠)女小瑞(父国营母别凤娟)男若帆,字星 宇,号CO(父国 营,母黄向娟) |
|
|
|
说明:李显孙儿(十四世)兄弟十三位排行:兄文庆,二弟文荣,三弟文周。四弟立玉,五弟文选。六弟和尚,七弟春林,八弟文蔚,九弟文轩,十弟文亭,十一弟春风,十二弟春林,十三弟春雨。
李介孙儿(十四世)兄弟五位排行:兄永福,二弟天才,三弟录子,四弟永春,五弟荣富。
姓聂祖谱:一世至五世祖谱系列表:<请见世系表>
世系 | 人 物 |
一世 | 兄聂经媳王氏,弟聂文媳张氏。 |
二世 | 兄高才媳谭氏,弟旺才媳张氏,(父聂经)。兄聂昌媳贡氏,二弟进才媳张氏,三弟、四弟由父聂文带七里坪居住。 |
三世 | 兄志法媳改焕,二弟有(未婚),三弟有祥原媳马香云,现媳刘彩阁,四弟国祥媳吴改阁,女香菊,(父高才)。男金启,女凤阁(父聂昌)女风云、女改,男有臣全家迁许昌市定居,(父进才) |
四世 | 男建午媳别合巧,女春露、冬琴、彩琴、彩灵、彩霞,(父志法)。兄建廷媳张桂琴,二弟建政,媳张 桂琴,三弟建双媳杨冬英,四弟建泽,媳别彦青,女春丽,(父有祥)。男建伟,媳郝艳侠,女晓娜(父国祥)。 |
五世 | 女静静,儿聂强(父建午),男荣彪、女姗姗,(父建廷)。男荣斌(父建双),女雨琪(父建泽),男圳豪、女美琪(父建伟)。 |
第四、历代人物学位、官职、科第和座商简介
清朝时期:
五世:(因年久风化李炳墓碑只显职务不显名字)荥泽县训导主教(正九品).
七世:李炳、清处士。
七世:李灿、学位:生员。
十一世:李太、学位:生员,曾任儒学先生。
十二世:李显、曾任地保、河巡。
中华民国时期:
十二世:李东槐、曾在赤眉区长黄金如在赤眉街开办鸦片烟商号聘任掌柜。
十三世:李风刚、曾任甲长,后聘任板城“泽润
生”火纸坊掌柜。
十三世:李长明、曾在赤眉街开果盒铺自任掌柜。
十四世:李文庆、聘任西峡口“两义和”杂货商
行掌柜。
十四世:李文玉、曾在西峡口重阳镇、商南县富水镇开骡马店自任掌柜。
十四世:李文蔚、曾在西峡口和西峡县孔沟人张生云合股开办“义和成”油漆商行,自任掌柜。
十四世:李青林、曾聘任西峡口“永远长”绵货铺账先。
十五世:李更身、聘任西峡口“两义和”杂货商行担任把式。
十五世:李更仁、任国军骑兵连副连长,驻河北承德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大专以上学历或副科级以上主要职务):
十三世:李志平、内乡县畜牧局会计师。
十四世:李成刚、郑州大学毕业,内乡县技术监督局公务员。
十四世:张金桂、(女)(李留根夫人),河南医大毕业,内乡县医院医师。
十四世:李婉娜、(女),大专毕业,南阳市宛城“区宛城乡土地管理所公务员。
十五世:李耀岑、字金生、号鑫生、正科级、经济师。历任西峡县税务局长,中共西峡县丹水区、桑坪区区委书记。中共邓县腰店公社党委书记、邓县工业、卫生局长。中共内乡县城关镇党委书记,中共内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本人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60岁退休后,勤奋经商积资、后在内乡县城范蠡大街县城中心市场建房55间,兴办鑫生宾馆,担任董事长、经理。石冬梅、(耀岑夫人),大专毕业,历任西峡、邓县、内乡县邮电局助理会计师。
十五世:李明岑(更扬)、正科级,机械师,历任解放军空军地勤营长,内乡县工业局副局长,内乡县政协科长等。
十五世:李兰普(更尧)、大专,工程师,甘肃省灵台县电业局科长。
十五世:李金玲、(女)大专毕业,历任淅川县城镇小学教师,县医院会计等。
十五世:李更志、大专,历任赤眉兰田小学,四坪小学教师。
十五世:李晓朋、郑州航大毕业。
十六世:李国政、大学毕业,正科级,南阳市外经贸委科长。
付峰、(国政夫人)大专毕业,经济师,南阳市农业银行公务员。
十六世:李洪(国亮)、研究生,处级,历任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中共方城县委宣传部长,中共宛城区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副书记等。
郭建里、(李洪夫人)大学毕业,处级,任中共南阳市直工委委员、组织部长。
十六世:李恒(国敏)、医大毕业,内乡县医院主治医师,科主任。
刘燕侠、(李恒夫人)医大毕业,内乡县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
十六世:李青、(女),河南大学毕业,正科级,现任南阳市供销社监察室主任。
十六世:李颖(国营)、大专毕业,内乡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级公务员。
黄向娟、(李颖夫人)大专毕业,内乡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技术指导站公务员。
十六世:李国义、大学毕业,正科级,任内乡县粮食局副局长兼粮油购销总公司总经理。
谢国萍、(李国义夫人)大学毕业,内乡县财政局公务员。
十六世:李国勇、高级会计师,内乡县审计局公务员。
十六世:李国成、大学毕业,科级,内乡县政府扶贫办公室主任。
十六世:李海鹏、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任兰州市嘉运电子公司经理。
十六世:李云、(女)大专毕业,甘肃省平凉市国税局公务员。
十六世:余飞、(女),(余国庆、李巧焕夫妇大女儿,随父母定居马王庙村),西南财经学院研究生。
十六世:李永亮、河南大学毕业。
十六世:李纪红、大专毕业,现任南阳市宛城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务员。
十六世:李同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毕业,工程师。
十六世:李宾、大学毕业,广州市工作。十六世:李超、大学毕业,广州市工作。十七世:李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生。
十七世:李若婧、(小溪)、(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
十七世:李若楠、(楠楠)、(女),西南师范大学毕业。
第五、李炳、李孔智两位先祖墓碑复制

第六、几点说明
1、主要环节年代:姓李从明朝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南阳英庄至今已624年。明孝宗四年即公元1491年从南阳英庄迁至内乡城西南隅五里许至今513年。明武宗10年即公元1515年由内乡县西南隅五里许迁赤眉南白杨树洼至今489年。清世祖顺治16年即公元1659年从白杨树洼迁至马王庙建凤凰村(桦栎树村)至今345年。清仁宗嘉庆7年三月吉日即公元1802年十世祖李超群等给七世祖李炳立的墓碑,十一世祖李太给八世祖李孔智立的墓碑至今202年。清宣宗道光七年即公元1827年十二世祖李显、李界亲兄弟(李太两个儿子)二人动员组合附近村民百姓盖马王庙至今177年。1958年破除迷信,马王庙被拆掉至今46年(一律依2004年推算)。
2、荥泽县地址:清朝时在郑州西北位于黄河中游和济水之间,1931年因水灾废弃,(据河南年鉴)。
3、五宗:同母所生为一宗。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儿子为五宗(据辞海)。
4、清朝文官品位入流吏官(在皇册)分为正一品至九品,从一品至九品即18级。皇府根据品位级别给于月、岁俸禄,其他未入流杂吏(不在皇册),俸禄均低于此(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5、训导主教:清朝为正九品官。学位:拨贡或举人均可担此职。即清朝每县设一儒学,一般设教谕(正八品或从八品均可担此职)、训导各一人,掌管儒学生员(秀才)学习事务(据明、清国家机关考略)。
6、祖谱世系排法要改革:几年来我查阅各姓祖谱32家,除明、清朝都是文言文外,就中华民国至今虽然改为白话文,但共同特点都是老式按世系分股引线向下排列,缺点纵横不清,文字不多但占篇幅太大,如竹里扬一祖谱,从六世至二十五世3501人名字5086个字,32克纸占364页,平均每页9.6人,名字16个字,及浪费又查阅麻烦,故此这次我改为世系表,一表在手横世纵系一目了然。
7、碑文:清处士李炳(七世祖)。所谓清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不愿做官)的人为“处士”。《荀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据《史记》。
8、李炳、李孔智两块墓碑因年久欠妥保管,部分字脱落不清,只能按修复后显示文字基本按原样复制,以视资料。
9、姓李的祖谱系世表:一世至十一世,因白杨树洼原祖谱已丢失,现只能从七世祖李炳墓碑上记载的部分先祖名字按世系抄录,所以世系清楚但人物不全。
10、清明社祭祖活动:中华民国时期,社主由德高望重的族人担任,每年清明节必须祭祖。马王庙村姓李集体备两份祭品,(每份大馍20个,约每个1斤左右,白酒5斤,火纸10斤,香10撮,炮一串,白纸条若干),第一天由长辈带领,各户随意参加若干人带上一份祭品,集体先向祖坟献贡品,后燃放鞭炮、火纸、香、系白纸条、再铲土添坟等以示悼念。祖先祭典后,大家分享馍、酒,欢乐而散。第二天集体去白杨树洼带上另一份祭品,同老家族人,将祭品敬献祠堂内祖先牌位前,全体跪下叩拜三次,同时燃放香、纸、鞭炮,系白纸条等。祭典祖先后,由老家族亲备上酒、烟、茶等,大家共同享受,畅谈交流,互相问好,最后欢乐而散。祭品资金来源:一是白杨树洼祖坟园祠堂有耕地二亩,谁耕种,每年交8斗稞粮。二是族内较富裕户自觉随意捐献钱、粮。
11、白布会:群众自觉自愿参加互帮社团,一般10户左右,如一户死人,其他各户都出麦、玉米各1斗,白土布一匹,第一轮各户都轮完后,或停或再轮第二轮,由会员自行商定的群社组织。
编后
据内乡县民俗志载:《1990年内乡全县人口608292人,姓氏376个,其中万人以上人口的姓13个,具体李、张、王、杨、刘、赵、陈、周、郭、孙、马、谢、朱。这13姓拥有342736人,占全县总人口56.3%》,其中姓李54299人,占总人口8.93%。据考察,姓李明朝初年有从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迁来的,有从山西潞州迁来的,后来历朝历代有从山东、广西、天津、河北等地迁来的,也有本地的。有汉族、回族、苗族等多种民族。据查四面八方十几股系迁住内乡县。全国姓李将近一亿人口,垮越几千年历史,因此续谱很难统一,延续十分困难。中华民国时期副总统李宗仁先生,欲将全国姓李统一续族谱,因时间长,股系复杂,人员分布广泛,终未成功。时任十三县司令刘顾三,字汉卿,1944年欲统一续内乡县姓刘的祖谱,组织48人调查搞一年多终难成文,失败告终。所以我们马王庙村姓李有据可查的来源是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始祖从李岱开始为一世,(据李炳碑文),已续到十七世。至于明朝以前仅我们村姓李的世系来源,现时很难查清。
姓聂的虽然人员较少,但全县续谱也很困难,中华民国时期师岗区团长兼区长聂国政也欲全县姓聂统一续谱,组织20多人搞了半年,终未成功。因此,本谱有据可查的,只能从聂岗开始。
总之,续谱不同于其他事项,既要有据可查,又要面对现实,尽量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本谱超越中国谱系的两个警界线,一是改一谱一姓为一谱多姓。马王庙村100多年来,从自然村略图都可以看出历史已经形成两姓。所以村史一谱两姓,分开世系,分别续祖谱,分开介绍历代杰出人物等,根据历史自然情况面对现实,合情合理,合乎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二是改世系引线排列为世系表排列,克服历来祖谱字少,但占篇幅多如有一祖谱从六至二五世3501人,32克纸用364页平均每页9.6人16个字,十分浪费查阅又麻烦,现在改为世系表,一表在手世系一目了然。这就叫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大胆改革。
同时希望世界应永久保持和平,人类应集中研究发展科技,控制自然,首先把太阳幅射的热能全部控制在手,根据需要适当施放,随意呼风唤雨移山倒海驯服自然;其次把地球上的人类和部分生物送到其他星球上定居生活,以造福人类,延长寿命甚至长生不老等。那时我们的祖谱或许在不同星球上展现。从目前看是幻想,但历来没有幻想就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现实。所以我认为再经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只要人类不断的努力攀登,这种幻想定会实现。
至于今后本村如何命村名如何续祖谱,由晚辈根据以后历史发展情况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形势、人物情况等来决定,即如何命村名或续谱,由后人定妥。
本村史、祖谱:1980年构思收集相关资料。1990年动笔,几拟此稿。1994年元旦,将先祖李炳、李孔智两块已经倒废的墓碑扶起,经请石匠复雕兴建碑楼。1996年清明节村史定稿立碑建楼。2004年清明节祖谱定稿汇编成书。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座谈论证,到山西洪洞县、南阳英庄、内乡档案局等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访问相关人员,广泛争求意见,核实资料,尽力作到实事求是。历时24年,付出很大的心血,先后投入人民币8686元,其中十六世李洪(国亮)捐资1000元,大约折小麦一万两千多斤。但吾并不惜金钱,我从来不赞成先辈息苦治家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丰厚的财富,晚辈无能先辈留下的财富再多他也会挥霍一空,应鼓励晚辈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攀登走自己的路,需要财富由他自己去创造。
我更不赞成父子兄弟姐妹为了争夺遗产,争夺财富,反亲为仇,大家都应该面向社会增强智力,学习本领向社会去谋取创造财富,社会财富是无限的;亲属财富是有限的。还是那句听俗不俗的俗话:吾儿胜于我要钱干什么?吾儿不胜我要钱干什么?但历代人类为了自己的繁衍生存,面对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地、金钱和财富,否则也很难生存。总之,对待财富心态要平衡面向社会,发挥智力努力攀登取之有道用之合理,金钱再多生带不来;死带不走。这次续谱关键是资料的珍贵。姓李续谱若没有李炳的墓碑,根本就没法续谱,金钱再多又不能凭空捏造,可见李炳墓碑的珍贵价值,真是千金难买,价值没法估量。
民言:“三辈不读书,赛如一窝猪”。人类如果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不懂尊老爱幼,也就丧失了人生价值,等于行尸走肉。奉劝晚辈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有一定的学位知识,才知道知识的重要,人生的价值,先祖的可敬,祖谱的珍贵。因此建议李、聂两姓亲族,晚辈,男女老少,应珍惜妥善保管呵护祖谱,以尊祖颂德,承上启下,繁衍后嗣,以使我们的祖亲辈称血缘关系和优良传统永世常存。
捐资编者:十五世李耀岑字金生号鑫生2004年4月4日清明节


